"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是通过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。 史迹和文物是说明祖先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,怎样生活,走过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实物资料。"
民族的智慧和历史通过文化遗产传给后代。
历史遗迹和文物是凝聚着朝鲜民族的智慧和才能的财富,是发扬朝鲜悠久历史和进步文化的宝贵遗产。
风景优美的慈江道江界市将子江畔有自古以来被称为"关西八景"之一的历史遗迹—仁风楼。
仁风楼位于将子江及其支流北泉汇流处的高崖上。
仁风楼原建于江界城(邑城)附件楼亭,始建于15世纪。
1530年编纂的朝鲜全国地理志——民族古典《新增东国舆地胜览》收录了有关这座楼的资料。
《仁風樓在府城內西 ○鄭文炯記… 尹公末孫自中樞來鎭此府構樓於城西北隅…予巡邊到府請予名樓予扁以仁風》 (《新增东国舆地胜览》卷55 平安道 江界都护府 楼亭)
通过资料可以知道, 仁风楼位于江界西,1472年春天,尹末孙在中枢部就任该邑镇的官吏,在城西北角落建立了楼亭,当时由兵曹判书郑文炯将楼亭命名为"仁风"。
仁风楼是江界城和北方防卫的重要要塞,战时成为军事指挥场所,前面的宽阔场地作为军事训练场。
现有的仁风楼建筑在17世纪因外敌入侵而烧毁。
仁风楼为歇山式楼顶, 东侧的柱子当中少了一个柱子,而造成东侧和西侧的不对称,两侧的柱子间距不同, 因而平面显得很有特色。
地板上有24个柱子,高度约1.18米, 上面铺了厚厚的木板, 柱子都是腹柱。
仁风楼上涂了牡丹青,柱子涂成红色,所以在深绿的夏季,并且在秋季,和枫叶相映,显得建筑雄伟雅致。
这样, 仁风楼的建筑和自然风景协调一致,每个建材,涂上丹青,都和建筑的特色相应,也显示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艺术才智。
在历史遗迹仁风楼里也凝聚着
主体38(1949)年10月的1日,
主体61(1972)年10月中旬,
的确, 仁风楼在